近年来,郎溪县建平镇南东村紧扣“民生”主线,以党建为引领,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、产业提质增效、人居环境整治、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,以实打实的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,持续提升村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基础设施升级,筑牢民生“硬支撑”。作为典型的农业村,南东村曾面临基础设施落后难题。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工作队聚焦村民“急难愁盼”,多方争取项目资金,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。深入调研,精准识别村民在出行、文娱、环境等方面的迫切需求。积极向上争取各类项目资金,同时鼓励村集体自筹和引导村民参与,有效破解资金瓶颈。通过持续投入和建设,村内道路畅通便捷,文体活动场所遍布各村民组,人居环境实现“蝶变”,白墙黛瓦、绿树繁花成为常态,为产业引入和乡村治理奠定了坚实的“硬支撑”。
产业提质增效,激活发展“新引擎”。南东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,盘活资源,精准施策,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“零”到“百万”的跨越式发展,带动村民稳定增收。村党总支牵头谋划产业布局,党员带头示范,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。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,2024年突破100万元大关。今年,又成功引进皖北种植大户,合作发展“羽衣甘蓝”深加工项目,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开辟农业增效、村民增收新路径。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,更有效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,实现了“强村”与“富民”的有机统一,为持续改善民生、推动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的“新引擎”。
创新基层治理,筑牢民生“保障网”。南东村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作为保障民生的关键环节,构建起高效、温情、充满活力的治理体系。严格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,建立“村两委+驻村干部”包保联系制度,常态化走访,建立台账、销号管理。2024年累计办实事60余件,解决问题40余个,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筑牢返贫防线。健全“村党总支+网格党支部+党员中心户”三级组织体系,推动治理重心下移。通过党员群众座谈会、全覆盖入户遍访等形式,畅通民意渠道,2025年以来收集解决意见14条,基本实现“小事不出组、大事不出村”,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。充分利用新建成的杨家边、桂花墩、下杨湾等文化广场阵地,常态化举办文艺演出、体育比赛、电影放映等文体活动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联合镇政府开展共建共享主题活动、趣味运动会等,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营造了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,共同织就了温暖有力的民生“保障网”。
从“修路建广场”的基础改善,到“兴产业促增收”的持续造血,再到“强治理聚民心”的长效保障,南东村用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变化”,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、民生为本的乡村振兴之路。未来,南东村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,深化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,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书写更温暖的民生答卷。(孔超 程冉)